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,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經歷了預料之中的回落。近期發布的《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調查報告2018秋》顯示,2018年中國藝術品市場拍賣總成交額為563.18 億元,同比2017下滑了12.4%。
《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調查報告2018秋》
這個數字相較于我們在2018年的目見和耳聞或許還算溫和。因為2018 年幾乎是金融危機以來中國經濟變數最多的一年:中美貿易戰開打,制造業和貿易增速放緩,投資渠道收窄,持續加重著投資不確定性的焦慮。一直以來都與經濟環境密切相關的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,必然受到影響。
2018年中國藝術品市場產生了25件過億拍品,但相比2017年的42件,仍有一定下滑
而在2019年,中國經濟同樣充滿變數。中美貿易戰雖然已經爆發,但其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在2019年才會真正開始;而備受矚目的中美貿易談判仍在博弈之中,談判的結果將直接影響接下去的市場信心。加之國內經濟發展的增長壓力累積,以及基于藝術品市場的周期性判斷,《報告》對即將到來的2019年春拍,也給出了同比下滑15%(預測值為268.7億元)的預期。
2018年度近現代書畫最高價:潘天壽 1963年作 《無限風光》 2.875億元 中國嘉德拍賣
買賣雙方對數千萬級別書畫的價格,會是一個長期拉鋸的過程,這種博弈在2019年會逐步深化。在經濟疲軟的影響下,這一價格區間的成交量會被壓縮,但一些頂1級拍品的委托方也勢必逐漸松動,該價格區間較之往年調整更激烈,將會是高端藏家建倉的好時機。
古代書畫:逐漸構建成熟的賣方市場
古代書畫市場經過2016年前后的集中挖掘和升值,在2018年進入了一個趨緩的平靜期。市場對于作品的判斷和美術史趨于一致,蘇軾《木石圖》、錢維城《臺山瑞景》以及文徵明《溪堂?別圖》等幾件教科書級生貨的高價成交,使得越來越多的藏家意識到,學術力量的支持才能為商業拍賣未來的發展提供能量。但相較而言,幾件老面孔就沒這么好運。
清 錢維城 《臺山瑞景》 1.47億港幣 香港蘇富比拍賣
古代書畫市場架構日趨完善,受市場環境的影響較小。2019年古代書畫市場仍會以存量較多的明清書畫為主,而宋元精品則是完全的賣方市場,一旦有鮮少露面的古代精品,將輕易引發藏家的競爭,而拍出高價。
二十世紀藝術:市場新引擎
或許誰都沒想到,在大盤回調的2018年,曾被視為最容易受到宏觀經濟影響的現當藝術,卻逆勢而上,以同比34.56%的巨大漲幅走過了2008年以來最紅火的一年。
2018年香港蘇富比秋拍以5.1億港元拍出趙無極《1985年6月至10月》,刷新了亞洲油畫拍賣紀錄
雖然近幾年市場中也涌現了吳大羽、朱沅芷、林壽宇、郝量、余友涵等被重點挖掘和關注的新星,但對于市場交易而言,這份名單仍略顯單薄。可見當下的藏家雖然愿意投注更多資金在現代藝術中,但對于曾經的市場崩盤仍心有余悸,所以只選擇最1大概率能在藝術史中站穩腳跟的藝術家進行重點購藏,再據此形成系統梳理。
針對這種買家心態,二十世紀藝術在2019年應會助推現當代藝術板塊成長的新引擎。因為數十年的沉淀,老一輩藝術家在美術史中都有了初步定位,其形成的系統和脈絡也已相對明確,更容易判斷各自的藝術及歷史價值。雖然二十世紀藝術中仍有許多藝術家仍在被重新認識和發掘,但市場痛點可能更多在于如何挖掘到這些藝術家的重要作品。
雖然藝術市場很可能會在2019年遭遇下行,但禍兮福所伏,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也是新一階段變革的起點。雖然外部和內部環境總在不斷變化,但藝術價值判斷的“金線”以及事物和市場消長的規律卻永恒不變,而這也是藝術品和市場最有魅力之處。
|